【腾讯云】云服务器、云数据库、COS、CDN、短信等热卖云产品特惠抢购

许世友将军的大名对于世人来说绝对是不陌生的,老将军戎马一生,为共和国立下赫赫战功,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元勋。

而在开国名将的光环之下,还有很多关于许世友的趣事,比如他的酒量,还有他的功夫,这些都是老将军的标志,至今为人津津乐道。

但就是对这样一位名声赫赫的老将,有一个人却敢于毫不客气地说:“如果我授衔,其他不敢说,肯定在你的前面。”

如果是别人说这话,估计大家都要嗤之以鼻,但这人要是耿飚,那我们就不得不认同了。

矿山走出的共和国元勋

事情发生在1955年,那时国家正在组织为开国将帅进行授衔,这也是对他们戎马一生成绩的肯定。正是在当年的授衔中,诞生了如今为人津津乐道的十大元帅以及十大将等等排行。

不过,并非所有在革命战争中立下功劳的人都能得到军衔,因为有相当一部分的将领在授衔之前就已经脱离军队系统,转到行政部门去工作了,他们也就不再参与评定军衔。

这里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毛主席,以他的功劳和资历,哪怕是排在十大元帅的序列里都是不合适的,只能单独再列一个级别出来。

事实上,组织上给毛主席定的薪资标准为大元帅一级,想来如果毛主席也评衔,大抵就是大元帅了。

不光是毛主席,还有很多干部没有参与评衔,这里面就有耿飚。事后,耿飚遇到了许世友,他们两人在聊天的时候,许世友突然就提问:“老耿,如果给你授衔,你觉得你适合什么军衔呢?”

耿飚闻言哈哈一笑,随即说:“别的不敢说,肯定比你高!”此话一出口,许世友也是爽朗一笑,两个老友继续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。

那么,耿飚这么说究竟有没有依据,他凭什么会认为自己比许世友能拿到更高的军衔呢?这就要从过往的历史中去找答案了。

要说耿飚,他生于1909年,本是湖南省醴陵市严家冲人,出身在一个十分贫困的农民家庭。

他们家不但没有耕地,就连住房都没有,好在乡亲们可怜他们一家,就让他们住在了祠堂里。小时候的耿飚,便总是忙于操持祠堂内的香火和打扫卫生。

耿飚的父母都是十分辛勤的人,他的父亲耿楚南白天当泥瓦匠,晚上当木匠,为一家人的生计日夜操劳。至于母亲,她总是在纺车前忙碌着,往往要工作到半夜去。

有时候,耿飚半夜醒来听不见纺车的声音,反而听见母亲在佛像前不停地祈祷,他就知道这是家里有债务还不起了,由此可见他们家生活的艰难程度。

其实耿飚家的日子本可以不用过得如此艰辛,他的父亲耿楚南有着一身功夫,擅使一对虎头双钩,在四里八乡十分有名。

后来,醴陵县办团练的人慕名登门,想请耿楚南当团练教头。然而,耿楚南却拒绝了他们。耿楚南虽然穷,但他知道团练里的人都是什么德行,坚决不愿和他们为伍,宁肯靠当泥瓦匠和木匠为生,日子穷苦但踏实。

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,有着这样一位父亲,耿飚自然也是养成一个嫉恶如仇、勇敢坚毅的性格,而他也继承了父亲的身手,这才有了后来的故事。

七岁那年,父母带着耿飚逃荒到了常宁水口山,当地居民大多以在铅锌矿上当矿工为生,少年耿飚后来也成为了矿山上的一个童工。

当矿工可不是一个什么稳当的行业,危险不说,往往还要遭受工头的压迫和剥削。于是在1926年,由于选矿科长逼迫童工敲砂,矿上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罢工运动。

一连罢工十六天,选矿科长急眼了,居然拔出手枪来威胁矿工,说:“谁敢违抗,立刻枪毙!”

但即便如此,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还是站了出来,他义正言辞地喊着:“不答应条件,就不敲砂!”

这个少年就是身为共青团员的耿飚,得益于他勇敢的行为,几百名伙伴都团结了起来,拒不服从工头的命令。

最终,在当地党组织的帮助下,水口山的矿工取得了斗争的胜利,这也让耿飚坚定了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的想法。

猛耿飚的剽悍人生

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狂潮中,耿飚毅然离开了水口山并加入了革命的队伍,而参加革命战争后的耿飚从一开始就有着十分亮眼的表现。

1930年,耿飚带着一支游击队配合朱德总司令进攻文家市,他们取得了一场大胜利,而耿飚随即被编入了红一方面军的队伍。

随后的第一次反围剿作战中,耿飚带着敢死队突击了国民党十八师的身后,有力策应了主力部队的合围行动,使得张辉瓒的九千官兵被全歼。

如果说这还不算什么,1934年的第五次反围剿中,耿飚的表现可以说是神来之笔。当时,已经是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团长的耿飚带队执行主力突击任务,负责进攻敌军指挥部。

可是,当耿飚的部队出发后,任务却被临时取消。而由于传令兵牺牲在了半路上,耿飚对此并不知情,于是他继续带队执行任务。

战斗中,耿飚发现情况不对劲,但他没有选择退出,而是高喊一句:“干部和党员跟我上!”说罢,他就带人冲了上去。

指挥官的身先士卒极大地鼓舞了士气,战士们愈战愈勇,很快就攻下了敌军阵地。

是役,我军仅仅消耗了四百发子弹,并付出三人受伤的代价,却抓了一千多俘虏,而三个伤员中就包括耿飚,因为他的腿部中弹了。

战后,上级对耿飚的表现十分满意,但当面还是故意批评了他。

要说耿飚表现最生猛的战斗,还不是这次攻坚战,而是在湘江战役中。熟悉党史的朋友听到湘江战役的名字,想必都会为之一怔,毕竟这场战役实在太过惨烈了。

在战役中,耿飚的红四团所要的面对的敌人足足有十五个团,当时的战况十分激烈,战士伤亡也十分惨重。

见此情景,耿飚又一次“发飙”了,他大吼一声:“拿马刀来”,随即抄起马刀率先冲入敌军丛中。

一阵厮杀后,耿飚整个人都被鲜血染红了,而倒在他刀下的敌人更是数不胜数,那一刻的耿飚宛如赵子龙再世,敌军上下无一人敢直视他的刀锋。

在耿飚的激励下,伤亡惨重的红四团再次激发出了斗志,他们牢牢守住了阵地,并继续坚持了五昼夜,直至中央纵队全部渡河后,他们才缓缓撤退。

相信在了解了这段历史后,大家也就能理解为什么耿飚会被上级领导称为“猛子”了,这实在是太生猛了,但关于猛耿飚的故事还没完。

过草地的时候,耿飚的骡子走丢了,而他在草原上发现了野马群,便自告奋勇要去捕获野马。

野马性情暴躁,常人根本不敢靠近,遑论耿飚连套马的工具的都没有,但他就是敢徒手抓马。在与一匹白色野马搏斗半天后,耿飚几乎摔成了泥人,但也成功将其驯服。

不曾料想的是,那匹白马还是个“儿马子”,它服气后连带着马群都跟着一起被耿飚带走了。关于那十几匹野马,耿飚除了给自己留了一匹,其余的也都送给了战友们。

延安时期,毛主席号召开展大生产,但苦于当地狼虫虎豹经常出没,不仅伤人,还毁坏庄稼,于是耿飚再次自告奋勇带队上山狩猎。

一段时间后,耿飚的战果十分丰硕,他们一共猎杀了五头老虎、七八只豹子、百十只狼以及大量野猪、狐狸、兔子。

这下可给大家开荤了,部队上下都美美地吃了一段时间野味,耿飚还特意将一只老虎送给了毛主席。

古有武松打虎,今有耿飚猎兽,试问古今英雄谁人更胜一筹啊!至此,耿飚的勇武之名已经是全军上下人所共知,这也引起了一个人的兴趣。

他是谁呢?正是我军另一勇将许世友!许世友早年在少林寺生活过,手上也有相当的功夫,他在听说耿飚是一个高手后,就想要和耿飚比试几招。

不过,耿飚向来低调,他对许世友说:“咱俩是南拳北腿,不一定打得起来。再说了,谁打了谁也不合适,还是你自己打一套吧。”

许世友听了这话,也就打消了比武的念头,但他们二人还是成为了相当要好的朋友。

能杠钢枪,也能拿刀叉

在抗战中,耿飚担任了129师385旅参谋长的职务,但因为主要活动在延安根据地,耿飚并没有多少表现的机会。抗战胜利后,他曾在叶剑英同志的领导下与国民党做斗争。

等到解放战争爆发,耿飚的战绩就比较辉煌了,他先后参加过正太战役、青沧战役、保北战役、清风店战役、石家庄战役、平津战役、太原战役和宁夏战役,历经战斗无数,立下军功无数,是国家解放的重要功臣。

然而,就是这样一位沙场勇将,却在建国后被调到了外交部工作。可能有人会说:“这不是逼张飞绣花吗?”

如果是别人那或许真如此,但这可是耿飚啊,真正优秀的人就是到哪里都吃得开。

周总理亲自点将,要耿飚到联合国当军事代表,只可惜由于美国的阻挠,新中国一直没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,这个计划也就泡汤了。

但在随后,耿飚又被安排到瑞典担任外交官,曾经手持刀枪的将军如今拿起了刀叉,也可以十分优雅。耿飚的外交工作做得相当不错,于是他后面还兼任了驻丹麦和芬兰的外交官。

在此期间,有一个瑞士军官在得知耿飚曾经是一个将军后,就问他:“我听说您早年是一个将军,不知道您带过多少士兵?”

耿飚平静地回复说:“大约有十几万吧。”那个军官听了,立即给耿飚敬了一个军礼,并郑重地说:“大使先生,您带过的士兵比我们一个国家的军队还要多。”

耿飚自打做起了外交官,这一做就是二十余年,他直到1971年才从外交部卸任。也正因如此,耿飚错失了1955年授衔的机会,这也才有了开头的他和许世友的对话。

有意思的是,耿飚在1978年当上了国务院副总理,次年又兼职了中央军委秘书长,而这一年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的年份,那次战争许世友是主角,他负责指挥作战,但正式开战的命令是耿飚下达的。

一个没有军衔的老将指挥起了一个上将,足见耿飚当年对许世友说自己要是评衔肯定更高的话可不是吹牛。

当然,耿飚当年那样说并非是自我夸耀,许世友也知道这只是玩笑话,根本不会在意,他们两人的友谊还是十分深厚的。

只可惜,许世友将军以能喝酒出名,但也因为肝脏问题最终在1985年离世。相比之下,耿飚的身体一直很硬朗,也继续经历了很多事情。

1980年,耿飚访问美国,在卡特的陪同下登上美军航母,并与其一起观看了《星球大战》的电影。

1981年,耿飚又被任命为国防部长,他在任期间一边推行精简军队,一边组建特种警察部队,做出了不少成绩。

不止是自己很优秀,耿飚的儿女们也都各有成绩,除了长子早逝外,耿飚的次子当过兵,退伍后经商去了,而他的两个女儿一个是医生,另一个是老师。

身为国防部长,子女无一人从政,其人生相比普通人没有太大不同,这本身也是前辈家风的体现。

时间来到2000年,这样一位一生经历颇丰且传奇的革命先驱逝世,享年九十一岁。

结语

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耿飚的军事生涯,笔者能想到的就是“勇冠三军”,鲜有一个将领能有他这样的勇猛气概。

我们也很难想象,一个自幼贫困,没有读过多少书,从来只是搏命沙场的人,有一天会成为端着高脚杯游走在交际场上的外交官,并且还相当优秀。

但这就是耿飚的真实经历,他的人生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华丽的转变,虽然与军衔失之交臂,但却收获了更为精彩的生命历程。

毫无疑问,是革命改变了耿飚的人生,身处时代洪流中的他因为红旗而成为弄潮儿。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推广者专属福利,新客户无门槛领取总价值高达2860元代金券,每种代金券限量500张,先到先得。
Top